个人档案中记载的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一般在前期的学籍事项中都是自己填写的年龄和身份,如果出现了问题,当时就可以直接提出修改或者是直接重写的要求,如果过了很久才发现个人档案中记载的事项有和自己真实事项不相符合的情况,那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自己的疏忽而造成的,想要顺利的完成退休只能按照缘由档案中的填写数据进行才行。
网友咨询:由于档案中记载的年龄发生变化,我父亲的身份证和户口本上的年龄都超过退休年龄,劳动部门以档案中年龄发生变化为由不予批准。到目前为止,我父亲已经不能按时退休了,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小编回答:若档案年龄发生变化办理退休是需要社保局认定的。并且办理退休手续时,要以个人档案记载的年龄为准。即档案中的年龄与身份年龄不一致的话,应以档案中的年龄为主。
若档案保存的年龄比身份年龄小,则该情形将延迟退休。当然,如果档案保存年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提前退休。因此说不管怎样都要以你的档案里的年龄为主,去办理正常的退休手续。
总结而言,想要顺利的办理退休,就需要将个人档案里面的资料提前的核实清楚,最好是在45岁之前就处理好这些事情,如果自己在后期再去处理,很多机构都是没有办法受理的,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办理时期都是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档案的资料的更新处理,早点处理会更加的方便。
特别是对于特殊工龄的人群来讲,想要提前的办理退休,拿养老金,那就需要用到档案里面的资料作为凭据,不然是没有办法可以证明的,你后期要想得到这些优惠,在前期就需要自己将档案的真实性和托管问题及时的处理好。
退(离)休审核时,如果不具备退休条件,则应继续缴纳养老保险,直至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然后再办理退休手续,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你要多交几年的养老保险,对你将来退休仍有一定帮助,养老保险缴费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因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
所以大家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档案问题,不要等到需要用的时候才去办理。
本文【档案年龄不符如何办理退休手续】由作者:夏云 原创发布于升职猫档案,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